ps:求推薦票,求月票。
咚咚!
咚咚鏘咚!
鑼鼓喧天,彩旗揮舞,一紅一黃兩頭獅子進行采青,歡天喜地。
林超莧舉着長竹竿,上邊掛着萬響大地紅鞭炮,旁邊的馮褲子咧着嘴,拱出齙牙,臉上透着一股興奮勁兒,手上捏着燃燒過半的煙蒂,隨時準備點炮。
不遠處,紅底白字的橫幅扯在最前邊——《華夏女排》開機儀式。
圓桌上擺着瓜果梨桃。
但。
不拜神,不祭獻。
泱泱大國,朗朗乾坤,什麼牛鬼蛇神敢來這裏起膩?反了他們了!
天道有感已經下了鐵律通知,建國後都會特麼都不許成精。妖魔鬼怪都繞一繞,可以去老美、澳洲轉轉去……
體育電影還特麼拜神,你是想搞個雞毛——體育的精神就是狹路相逢勇者勝,牛鬼蛇神算個球。
後世,每個劇組都有所謂的開機拜神。
在港島也就算了,那地方撈偏門,邪門歪道比較多,拜一拜求一個心理安慰。畢竟當初並沒有先天至寶錘子鐮刀鎮壓氣運,大家也算是情有可原。
但,來的內地,還把一堆亂七八糟帶過來,純屬該被404。
吳孝祖當然不能被掛上這樣的黑點,他可是未來要成為無數年輕女孩白日光的男人,要成為傳道受業解惑的大宗師……
這種風氣與文雋那些電影推手有關,這年頭內地根本沒這個風氣……90年代,港島投資北上才傳來的迷信風氣。
但吳孝祖這位這一世的港圈大佬直接就告訴後來者——少特麼來這套!
港島的工作人員都沒奇怪,當初《龍門客棧》在內地開機的時候,一樣沒有拜神。
甚至當初吳孝祖說的那句「我不牛b,生活才牛b。」的話現在還在港圈的龍虎武師中流傳呢。來到內地守這邊的風土人情也沒毛病。
有吳孝祖這樣的boss以身作則,這些港島來的劇組人員反倒與內地人打成一片。畢竟大家一起生活了將近一個多月了…
吳導與幾位白襯衫塞進黑西褲的中年人一起合影留念。這會上新聞的……領導蒞臨《華夏女排》劇組嘛。
「吳導演,請問你是出於什麼原因拍攝一部關於女排的電影?」央媽的記者採訪。
「對於女排精神的感動,這是一種能夠激勵幾代人的體育精神。我覺得這種精神是中國人不能忘掉的……所以我就拍出來。」吳導演身為老拳師回答起這種問題簡直是四平八穩。
《華夏女排》這樣的電影,他就是要拍永不言棄和那股『燃』!
但他不能那樣說。
因為那樣的渲染就是商業片的套路,這顯然不符合許多人對於一部『主旋律』電影的認知。
女排精神與家國情懷對於港島其他電影導演來說可能……很難,但對於吳孝祖,《格局》這本書他可以莫得感情的倒背如流。
這樣題材的電影根本不需要考慮太多私貨、炫技或者什麼愛情考量,那純屬就是浪費這種熱血沸騰的題材。
對於大部分中國人來說,它是一段印記,一種精神,一份情懷。
拍這樣的題材,說容易也容易,說難也難。
容易之處在於你太容易找到打動觀眾的情節。難的在於如果是生硬嵌套反而會讓人完全入不了戲,同時,時代所限
——最起碼在80、90年代,兔子們實際上還挺自卑的……
《戰狼2》、《紅海行動》雖然都是合格的商業動作片範疇,但你要承認,他們確實是吃到了時代的紅利。
在這個時候,吳孝祖不確定,這樣一部電影是否真的會得到大家認可。
這種民族自豪感是需要有共鳴的。
吳孝祖願意拍攝這樣一部戲,除了給亞運會獻禮,本身也是想要留下一些什麼……
可能會有人說,噢,不就是給民族灌雞湯嚒?
但雞湯有時候難道不需要灌嚒?
所以自認為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公知們往往卻是最先跪倒在國外雞湯的那波人……
況且,在亞運會之前,這樣一部商業電影實際上票房不會差……當然,東南亞地區、東瀛、高麗實際上也都會很好賣。
對於《攀登者》、《華夏女排》這種勵志姿態的電影,你強行植入愛情元素實際上比特麼植入廣告還耍流氓!
所以吳孝祖才會拉來陳凱哥、張一謀這對臥龍鳳雛來輔佐。畢竟,他對那一段歷史的感悟只限於資料,文字並不能傳達出溫度。
這對臥龍鳳雛可是真正經歷過那段時間——他說的是女排奪冠歷史,別亂想。
在加上三級美術師馮褲子、二級編劇王佳衛,一級助理林超莧……
同時有田莊莊這位編外人員,何愁一部體育電影拍不出來。
東西擺在這裏,怎麼用就看你自己,但是味道不能變!
什麼味道?
勵志的燃!
鏡頭不需要炫技、燈光不需要多樣,你只需要拍攝出熱血實際上就已經成功了!
尤其是在他看到鞏皇的時候……電影穩了!
因為鞏皇經過一個多月的訓練、觀摩、分析,此時她留着鐵榔頭一樣的髮型,一舉一動都帶着鐵榔頭的神韻。微微駝背、略八字腳、怒目時候氣勢萬鈞,笑起來則爽朗憨厚。
妥妥一小郎平。
似乎覺察到有人看向自己,鞏皇微微轉頭,正看到吳孝祖背着手,平視着她。
吳孝祖臉上散去輕浮,表情鄭重,目光凝視,好像一個絕世劍客在審視着自己即將出爐的寶劍。
宮酈轉着頭,看向吳孝祖。
「我曾經在《龍門客棧》中和你說過表演,那麼今天我再告訴你一點,從現在開始,忘掉你所學的所有表演知識,不要在思考你演員的身份。我會用運動員的身份要求你——」
吳孝祖又看向王祖莧、許卿、蔣雯酈、俞飛虹等人,「你們也是一樣。」
實際上,他的壓力也很大。
攬下這樣的工作,在這個年代實際上有些時候並不討好。
可,他想要在去荷里活之前留下點什麼。
這部戲與後世陳可欣那部《中國女排》不一樣,那部電影一頭一尾選取了其中兩場比賽:第一場是1981年第3屆世界盃,中國女排在最後一場3比2戰勝日本隊,拿到中國三大球的第一個世界冠軍。另一場是2016年裏約奧運會的中巴經典之戰,電影中有着傳承的意味。
但這部《華夏女排》肯定不行。不然,那就不是女排電影了,那叫預言故事了。
吳孝祖看着六位主要演員和一群工具人,忽然邁步走向她們——
他這一動,全場焦點都望向他。
調整機器的張一謀、正與道具組溝通的陳凱哥、正低頭塗改台詞的王佳衛、正幫助與當地領導、記者溝通的田莊莊全都齊刷刷的看向場地的吳孝祖。
顧常未把打開的攝像機對準吳孝祖。
正在旁邊接受訪問的領導們也都看向一步步走向正中央的吳孝祖。
「我去年開始想要拍攝這樣一部戲,然後就開始進行籌備。
我的同行勸過我,認為給內地拍攝這樣一部戲有損我的藝術成就。
但我要說,難道我給自己的祖國母親拍攝一部我想要拍攝的勵志電影就會影響到我的藝術成就?
如果真的這樣,那麼我寧願不要這種成就。
藝術無國界,但藝術家有國界。
我第一次在電視裏看到女排比賽是在1978年,電視台轉播曼谷亞運會。那時候我才14歲,坐在電視裏看着女排姑娘們拼搏,每一次扣殺都讓我感受到熱血沸騰。
我不想說太多的摻雜zz的話題,但,請你們記住,這種體育精神實際上是每一個中國人的民族精神的體現。
無論是內地、港澳台的同胞還是海外僑胞,我們根里那股中國魂,一代代前輩早就用他們的精神刻畫在我們的骨髓里。
女排精神就是我們民族的精神。
今年我27歲。
準備開拍中國女排的故事。
人生有時候就是這麼奇妙。」
場外,白襯衫黑西褲們瞬間都正色起來,每個人都一改剛剛輕鬆的表情,各個嚴肅的看着吳孝祖,甚至不少原本的大佬都站直了……
央媽的記者都驚呆了!
扛着攝像機的手顫抖不已!
何曾有人這樣表白祖國?
能夠想像……這段話播出去……全國人民在備戰亞運的關鍵時刻會有多麼激動!
這可不是自吹自擂!
這是我們的港島同胞,國際揚名的大導演啊!!!
吳孝祖的身份光環讓他說出這些肺腑之言格外有效果。最近,國內這邊對於一個港人拍攝《華夏女排》這樣的電影頗有微詞,甚至『社資之論』都上升到這上邊來。不然你以為吳孝祖為何在漳州開機?還不是避開京城……
你知道的,當你不做事的時候,沒人會提出來任何問題……但是當你第一個站起來開始做事,總會有人挑出一百條毛病和缺點。
田莊莊、陳凱哥、張一謀等人對視一眼,這段話一出——國內那些還在說酸話的人再敢出聲,他們三個敢把腦袋摘下來當球踢!
誰特麼說誰煞筆!
這特麼是降維打擊啊!
你說他是鷹犬?
拜託,人家是港島藝術家、電影大師、幾十億身家的大富豪……國際上名聲赫赫的那種……
待說不說,郭老的某些舉動實際上挺有參考價值。
吳孝祖總不能拍片的時候還要考慮哪個地方突放冷箭吧?
環視一周,吳孝祖環視女演員伸出手:《華夏女排》開機,加油!」
「加油!」宮酈第一個疊手。
「加油!」
「加油!」
「…」
那些穿着白襯衫塞西褲的人也都走過來,一起伸手加油!
咔!
妥了!
內參上了!